修訂概況我國組合鋼橋梁模板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發,推廣應用面曾達到75%以上,不僅是以鋼代木的重大措施,同時對改革施工工藝,促進技術進步,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費用等都有較大作用,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許多重大工程中得到大量應用,已成為施工工人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具。當前我國建筑工程施工中,組合鋼橋梁模板體系是最完整的橋梁模板體系,具有重量輕、裝拆靈活、通用性強;周轉次數多、攤銷費用低等特點,能適用于梁、板、墻、柱等各種結構。今后在橋梁模板工程中,多種橋梁模板同時并存是橋梁模板施工的發展方向。“以鋼代木”是我國一項長期的技術經濟政策,推廣應用鋼橋梁模板不僅是節約木材,也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需要。因此,組合鋼橋梁模板不可能在短期內被淘汰,仍有較大的展空間。《組合鋼橋梁模板技術規范》貫徹執行近30年來,在建筑施工中推廣應用鋼橋梁模板取得了顯著效果。鋼橋梁模板標準化促進了鋼橋梁模板生產的專業化,形成機械化流水生產線,使勞動效率成倍增長,產品質量明顯提高;促進了橋梁模板施工技進步,提高了橋梁模板施工技術水平,加快了施工進度;促進了鋼橋梁模板租賃業務發展,促使全國各地鋼橋梁模板產品都能相互通用,為開展鋼橋梁模板租賃業務創造了有利條件。采用標準鋼橋梁模板的最大社會效益是以鋼代木,節約大量木材,緩解了木材供需矛盾,確保了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鋼橋梁模板標準化,不僅促進了橋梁模板工程的技術進步,而且為國家創造出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第一版《組合鋼橋梁模板技術規范》GBJ 214—82是由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批準,自1982年7月1日起試行。第二版《組合鋼橋梁模板技術規范》GBJ 214q9是由原建設部批準,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三版《組合鋼橋梁模板技術規范》GB 50214--2001也是由原建設部批準。隨著我國建筑結構體系的飛速發展,對橋梁模板和腳手架技術也要求不斷更新。但是,由于組合鋼橋梁模板板面尺寸小,拼縫多,較難適用于大面積清水混凝土施工。鋼橋梁模板在生產過程、施工和租賃管理中,都存在很多問題,使得原《組合鋼橋梁模板技術規范》GB 50214--2001已不能適應當前建筑施工發展的需要。這次修訂的《組合鋼橋梁模板技術規范》是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標[2010]43號文件的要求編制的,主編單位重新組織規范修訂小組,自2010年12月初開始修訂工作,2011年lO月31日通過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審查,2013年8月8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T 50214--2013,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2.存在主要問題和修訂重點(1)關于組合鋼橋梁模板板面尺寸小、拼縫多的問題在20世紀90年代中,有一些橋梁模板企業在組合鋼橋梁模板的基礎上,已開發了寬度為600~350mm的中型鋼橋梁模板,也稱寬面鋼模板,在《組合鋼橋梁模板技術規范》GB 50214--2001中已作了補充,但橋梁模板面積還較小,不能滿足大面積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要求。目前,在國外許多國家采用重型全鋼大橋梁模板的較少,大都采用輕型大鋼模,如美國EF.CO系統鋼橋梁模板公司、智利Unispan橋梁模板公司、韓國金剛工業株式會社等橋梁模板公司,都開發和采用了輕型鋼模板體系。由于這種橋梁模板具有板面尺寸較大、重量較輕、施工工效高、混凝土表面平整等特點,受到施工單位的歡迎。最近,我國有些橋梁模板企業在寬面鋼橋梁模板的基礎上,開發了輕型鋼大橋梁模板體系,經過許多施工工程的實踐應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本規范修訂中將作重點增補。(2)關于鋼橋梁模和鋼管的鋼材材質問題規范中規定鋼板和鋼管的材質為Q235,但不少生產廠采用的鋼材材質不符合規范的要求,甚至有的廠家還采用改制鋼材,鋼材材質很差,能滿足施工要求。規范規定鋼橋梁模板鋼板的厚度為2.5mm,不得采用2.3ram的鋼板。對b,>400mm的寬面鋼橋梁模板的鋼板厚度應采用2.75mm或3.Omm。有不少鋼橋梁模板廠采用的鋼板厚度名譽上為2.5ram,實際只有2.2—2.3ram,鋼橋梁模板的剛度和強度無法保證,嚴重影響了鋼橋梁模板的制作質量和使用效果。規范規定腳手架鋼管的壁厚為3.5mm,但實際上只有3.20~2.75mm。由于低合金鋼管在物理力學性能上均明顯優于普碳鋼管,發達國家的腳手架鋼管材質普遍采用Q345,目前國內不少腳手架企業也已采用Q345的鋼管。因此修訂規范中對鋼橋梁模板和鋼管的材質應作相應補充,對鋼板和鋼管的壁厚要嚴格控制,杜絕用改制鋼材加工鋼橋梁模板。(3)關于鋼橋梁模板制作質量問題鋼橋梁模板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原材料控制不嚴,生產設備陳舊,生產工藝落后,產品質量很難達到標準要求。多數廠家無意投資進行技術改造,采用先進設備,技術力量薄弱,缺乏科技創新能力,多年來只能單一生產鋼橋梁模板產品,并且品種和規格還都不齊全,沒有新的橋梁模板產品開發。因此,在規范修訂中要加人對鋼橋梁模板廠提高技術水平、加強產品質量管理、改進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等內容。www.p2y8er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