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檢測結果發現,雖然橋梁模板蓋梁的混凝土強度滿足要求,但橋梁模板蓋梁或多或少存在豎向裂縫,其中拱上立柱橋梁模板蓋梁的裂縫分布較多,長度介于o.loo.s7m,最大寬度為0.78mm,其中某橋梁模板蓋梁的裂縫分布位置及對應的鋼筋網布置圖如圖2所示。部分橋梁模板蓋梁混凝土表面存在水蝕劣化現象,主拱跨拱肋、橫向聯系、立柱鋼管內均存在脫空現象,多處邊板與限位擋塊抵死,存在一定的支座脫空和剪切變形。此外,在橋梁外觀檢測時發現,拱圈存在不同程度下撓,且各立柱下撓值存在差異,最大下撓12cm,最小3cm,設計要求最大偏差不超過6cm。立柱橋梁模板蓋梁裂縫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目前來看尚不威脅橋梁安全,但隨著周圍環境各種因素的作用,或導致裂縫寬度不斷加大,是橋梁運營安全的一大隱患。 經檢測發現,拱上2號立柱對應的橋梁模板蓋梁裂縫較多,同時,立柱最高,橫向聯系較多,相應地其橋梁模板蓋梁產生裂縫的影響因素也較多,因此以此立柱為例來分析本橋拱上立柱橋梁模板蓋梁裂縫的產生原因。 裂縫的產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裂縫發展初期應及時分析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在后期養護階段予以重視,進行必要的加固,利用橋梁有限元計算軟件Midas/Civil對2號立柱橋梁模板蓋梁進行模擬計算,建立有限元模型如圖3所示。 針對本橋梁檢測結果,按照原設計進行計算,考慮設計荷載作用下對橋梁模板蓋梁受力進行驗算,同時考慮運營時各環境因素的作用,溫度變化按升溫200C、降溫25℃計,拱圈沉降按照橫橋向作用立柱沉降不一致考慮,此處取lcm,從以下工況分析橋梁模板蓋梁的裂縫成因:1工況一:恒載;2)工況二:恒載+活載;3工況三:恒載+活載+溫度作用;4)工況四:恒載+活載+溫度作用+拱圈下撓。 按照原設計要求,橋梁模板蓋梁配置相應普通鋼筋,同時施加相應荷載,驗算結果表明: 工況一、二對應的荷載作用下,橋梁模板蓋梁的最大拉應力分別為O.SMPa, 1.SMPa,而C30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值為1.39MPa,活載單獨作用下的最大拉應力為1.3MPa,拉應力出現在橋梁模板蓋梁頂部,與圖2中所示裂縫現場檢測結果一致。按現場檢測和設計圖紙可初步判斷,裂縫原因可能是橋梁模板蓋梁頂部的突變位置出現應力集中導致,圖2支座下所布鋼筋網中的縱向鋼筋在橋梁模板蓋梁突變部位并未連續布置,出現斷開,這可能是導致此處拉應力超限、出現較多裂縫的原因。www.p2y8erm.cn
|